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培养工作实践活动 通知公告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现发布正在举办的各类创新竞赛通知汇总,包括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竞赛、国际竞赛、企业&地方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人文社科类竞赛6个版块,供广大师生参考。
赛期安排:竞赛于2022年3月开始报名,参赛学生需于6月20日前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初赛7月举行,决赛8月举行,具体时间将根据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情况和教育部有关要求进一步确定,请报名同学随时关注大赛官网查看相关通知。
参赛对象: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在读研究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以及国外高校在读研究生均可参加。
队伍人数: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二名。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竞赛赛题:本届竞赛赛程赛制较往届基本保持不变,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采用企业命题和开放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放命题将增设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方向,并单独设置奖金。
奖项设置:本届竞赛将提高全国一等奖获奖率,同时增设40名决赛晋级名额,根据各赛区报名总数与2021年决赛获奖情况动态分配;继续严格落实匿名评审要求,并根据往届参赛数据建立论文库并查重。
赛期安排:2022年4月22日—7月20日报名;4月22日—7月27日提交作品;7月28日—9月12日初赛;10月13日—16日日决赛。
参赛对象: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读研资格的本科生及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有资格参赛。
队伍人数: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队长必须为在读研究生。
竞赛范围:大赛的特色定位在“前沿领域”和“深入探索”两个方面。参赛作品须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环保、法律和设计等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大赛采用开放赛题和企业赛题相结合方式。开放赛题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以可展示原型系统作为核心评审考察点;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以技术可行性和应用落地价值作为重要评审考察点。企业赛题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命题,将于近期发布。
华为专项奖15名,一等奖赛队5名,每队奖金1万元;二等奖赛队10名,每队奖金0.5万元(为重复奖),合计10万元。
赛期安排:2022年6月15日截止报名;2022年7月1日-7月10日初赛;2022年7月29日-7月31日决赛。
KB体育平台登录
参赛对象:正式注册的国内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队伍人数:每支团队参赛队员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第1申报人默认为参赛团队队长),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2人,可跨学科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
竞赛范围:仿真组:提供机器人三维仿真分析、数字化设计、算法等方案,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部件组:提供机器人部件的创新设计方案与样机,并进行部件功能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集成组:提供机器人整机的创新设计报告与样机,并进行整机的实物展示或视频演示;
奖项设置:本次竞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面向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奖金设置:参赛作品特等奖50000元/项(可空缺),一等奖20000元/项,二等奖10000元/项,三等奖(证书)。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初赛复赛:各地结合参赛报名等情况自行决定,8月15日前完成项目遴选与推荐工作。
参赛对象: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7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2年7月31日前正式入职)。
竞赛赛题:竞赛赛题将于5月上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公开发布。
报名时间:大赛报名系统在2022年3-5月开放,所有参赛队伍需在5月31日前完成报名
参赛对象:每所学校(含不同二级学院,不含分校)参加同一个比赛项目的队伍数量区域(省赛)不能超过 10 个,国赛不能超过 3 个。
校赛 30%推荐到地区(省)赛,地区(省赛) 40%推荐到全国决赛,全国决赛获奖比例 80%。
队伍人数:可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一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竞赛赛题:主题一:机器人实验设计,主题二: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主题三:远程真实实验设计
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45%;优秀奖:5-10%
参赛对象:1.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并且符合报名要求的所有在读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均可报名参赛,专业不限。
2.作品可以是个人创作或团队创作(AB类作品创作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其他作品原则上不超过3人),团队负责人可以参与其他作品。
02“博弈”文化:“博弈” 思想贯穿了人类的发展, 围绕“博弈” 进行创作, 或者
奖项设置:1、学生奖励比例:各比赛作品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原则上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竞赛赛题:基础赛道:F1TENTH无人车竞速中国赛;算法赛道:无人车避障、无人机巡线自主赛道:飞行避障、快递速达、协同追踪
奖项设置:本次大赛每条赛道每个项目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团队由组委会颁发证书、奖金和奖杯。
参赛对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海外院校)在籍学生(含高职、本科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报名将分两组进行,其中A组为本科、研究生及其它,B组为高职类,(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可报A组赛题,B组赛题只能高职生报名)。
队伍人数:每队成员不超过5名(含5名,其中队长1名,指导教师1名,其他队员不超过3名,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所在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
本届大赛评审时将根据报名情况分为A、B两组进行。根据两组报名情况、作品提交情况以及初赛成绩,经初赛评选后,选出晋级决赛队伍。
晋级决赛的队伍,根据决赛期间的成绩评选出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各奖项获奖队伍可获得相应的奖金或奖品,所有获奖队伍师生均可获得相应级别证书。对于在大赛组织中贡献突出的地区、单位各个人将办法最佳地方组织奖、最佳学校组织奖、个人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参赛对象: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各类在校生不限专业均可报名参赛。
队伍人数:一般不超过5名学生,各参赛团队需指定1-2名指导教师或研究生作为小组组长
竞赛赛题:指定选题包括:虚幻引擎(UE4)作品创作、再现千年运河之美、科幻与未来创意作品、云游戏的AI交互设备。自主命题包括:虚拟现实与游戏、移动应用开发、影视与动漫设计、智能科技产品设计、人居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表现、数据可视化、智能硬件及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应用设计、其他。
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作品团队指导教师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通知链接:数媒竞赛网_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官网 (caai.cn)
竞赛赛题:创新、创意及创业、设计与制作、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船模竞速、帆船模型竞速、海洋知识竞赛共七大类
参赛对象:分为高校学生组和社会组,高校学生组以团队或学生个人形式参加均可,团队成员必须包含至少一名本科生(包含专科生),可跨校组队。
创新组、创业组各有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视总决赛情况而定;优秀指导教师奖1名。
参赛对象:各高校最多可有9支队伍参加竞速比赛,同一学校同一竞速组别中只能有一支参赛队,经过分赛区选拔,每个学校每个比赛类别只能有一支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
参赛对象:中国境内所有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均可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每所学校参赛队伍数量不限。
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全国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学生可自行组队参加。
队伍人数:每支参赛队不超过4名学生(包括1名组长),每支参赛队限指定1名指导教师,每名学生限参加1支参赛队。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不允许跨校组队。
竞赛赛题:聚焦“区块链”重点产业领域的专题赛事首次亮相“创客中国”大赛。大赛秉承开放创新的精神,围绕“链创新生,赋能产业”主题,聚焦区块链技术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各领域的技术支撑作用,细分“创客组”和“企业组”两大赛道,广泛征集具有区块链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优秀项目案例,集聚资源、融通创新、共驱发展。
奖项设置:总决赛采取“现场演示和答辩、当场亮分、现场公证”评选方式,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颁发奖金和证书。大赛同时设置500强、50强和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对接服务单位,对大赛筹备KB体育官方网站、组织实施以及后续对接服务中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鼓励。
队伍人数:2-5人组队参赛,不限年级和专业,可根据需要跨学校和跨专业组队;
竞赛赛题:显示无处不在;命题方向:1、半导体显示 2、Mini LED 3、传感器及解决方案4、智慧系统创新 5、智慧医工 6、其他方向
报名方式:登录BOE校园招聘官网(campus.boe.com)进入【BOE创新挑战赛】专区了解详情,进行报名!
赛期安排:报名截止时间(线上提交初评材料时间)推迟到 2022年6 月30日24: 00,具体线下赛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竞赛赛题:工程创新项目、智能灵巧手项目、人工智能项目、卡通动漫项目、搬运工程项目、双足竞步项目、仿人竞速项目、仿生爬坡项目、医学工程项目、工程越野项目、仿人搏击项目、空中机器人项目、水中机器人项目、机器人舞蹈项目、机器人书法项目、机器人射门项目 、机器人賽车项目、机器人物流项目、机器人移动项目、桌面机械臂项目、机器人视觉项目、智能机器人物品识别项目。
赛期安排:主赛道 2月27日 任务书发布,分赛道4月1日任务书发布;4月赛事正式启动;6月上旬初赛作品征集提交截止;6月中旬发布入围选手名单及作品;6月下旬公布全球入围实习名单;7月-8月入围选手实习;9月 1:5模型制作;10月中下旬全球颁奖仪式
竞赛赛题:主赛道:汽车造型设计Main Track:Car Styling Design,一眼中国、一眼科技、一眼未来;任务书一 [WE&ME中国潮];任务书二,[科技运动潮];任务书三,[进化未来潮];
赛期安排:初赛2022年3月1日~6月13日;复赛2022年6月14日~7月18日;分区决赛2022年7月19日~8月29日全国二十强晋级 评审;全国总决赛2022年10月决赛现场答辩;巡展&孵化2022年10-12月。
竞赛赛题:能表达大赛主题“安德的世界”的体验设计作品。选题要求:可以发掘全新的体验需求,或选择一种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用户体验的优化设计;要求充分理解主题,真正去解决问题或者满足需求。作品形态不限,可以是软件产品、硬件产品,软硬结合的产品,系统服务、公共服务等。
参赛对象: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参赛群体将全面覆盖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以及社会大众,涵盖全年龄层次。各相关单位、个人可自行组建参赛团队报名参赛。
竞赛赛题: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
通知链接:【赛事资讯】关于举办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的通知 (qq.com)
竞赛赛题:分为CAIA数字创意、CAP编程设计和CAIR工程竞技三个赛道
赛期安排:报名时间:2022年5月8日18:00开始,截至北京时间2022 年6月30日24:00结束;
参赛对象:北京高校(可以是在校生,也可以是毕业的校友),招募符合要求的创业项目。
队伍人数:提案主体可以是所有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或对应用场景创新和社会公共课题葆有热爱并投入相关研究,且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个人、团队、组织和机构等。
竞赛赛题:(1)科技无障碍:旨在提升科技的包容性,关注不同群体对科技产品使用的多样化需求,征集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如适老化改造方案、无障碍辅助科技、产品易用性提升方案等,让每一个人都能更简单便捷地享受科技的美好。
(2)健康数智化:关注健康生活方式与智慧养老相关的技术、产品、服务,通过算法及传感器创新、数据科学研究、健康产品开发、共建健康生态等手段,对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帮助人们改善运动方式、睡眠习惯、饮食结构、心理状况,以及通过数智化养老改造、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提升全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和智慧养老服务的关注。
(2)提案技术在产品上商用: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手表、耳机、平板、智能电视、健康监测设备等。
(3)全球科技盛会上展示技术:如 OPPO INNODAY 未来科技大会,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等。
决赛奖项:各赛道根据最终成绩排名KB体育官方网站,分别设置第一名(100000元)、第二名(80000元)、第三名(50000元)
”工业设计大赛赛期安排:(一)作品征集2022年5月1日-2022年6月30日
3.参赛者提交报名表和参赛作品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以邮件接受时间为准)。
竞赛赛题:(一)工业设计类:重点围绕江西“2+6+N”产业,征集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纺织服装类、家居生活类、食品工业类、陶瓷用品类概念设计作品。
(二)文创设计类:依托江西红色文化、赣鄱文化、安源工运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樟树中医药文化、兴国官田兵工文化、洪都航空文化、新余钢铁文化、德兴铜业文化、赣南钨业文化等江西特色文化进行的创意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插画设计、原画设计、表情包设计、字体设计、影视动漫设计、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APP应用、交互设计、环境园林设计、工艺品设计等。
从金奖中评选5件(套)参赛作品,作品主创设计师由江西省工业设计学会授予“荣誉会员”;向在大赛宣传、作品征集、大赛评审、大赛展览等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颁发“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二)组别设置。大赛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组队,不可混合组队。
(二)全国赛。在入围全国赛的论文中选拔出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0%、20%、70%。获得全国赛一、二等奖的团队,除学生获奖证书外,指导教师将荣获“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
获奖的优秀论文将向中国知网推荐刊登,并公开出版《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获奖论文选》。
奖项设置: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赛区评阅专家组,评选本赛区的一等奖、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额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专家组,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参赛对象:分为本科组、专科组,本科学生只能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学生一般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同一参赛队的学生必须来自同一学校
竞赛赛题: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晶格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基础课程。
赛期安排:初赛2022年3月1日~6月13日;复赛2022年6月14日~7月18日;分区决赛2022年7月19日~8月29日全国二十强晋级 评审;全国总决赛2022年10月决赛现场答辩;巡展&孵化2022年10-12月。
竞赛赛题:能表达大赛主题“安德的世界”的体验设计作品。选题要求:可以发掘全新的体验需求,或选择一种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用户体验的优化设计;要求充分理解主题,真正去解决问题或者满足需求。作品形态不限,可以是软件产品、硬件产品,软硬结合的产品,系统服务、公共服务等。
赛期安排:2022年1月12日开始报名;2022年5月31日前在线提交相应组别的参赛译文
竞赛赛题:本届竞赛将设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朝鲜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十个语种与汉语的互译,共计二十个竞赛项目。参赛者可任选一项或同时参加多项竞赛。
奖项设置: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将获得证书、奖金和刊发大赛揭晓信息的《中国翻译》杂志一本,优秀奖将获得证书和刊发大赛揭晓信息的《中国翻译》杂志一本。中国翻译协会官网、《中国翻译》杂志和微信公众号等将公布竞赛结果。竞赛颁奖典礼将于2022年底举行,竞赛获奖者将获邀参加颁奖典礼。
3、师生们如在其他渠道获取各类竞赛信息,可将通知链接及相关附件发送至邮箱.cn,我们将在审核后收入通知汇总!4、通知列表于2022年6月17日更新!